堂岛大米交换所广重绘画(1797-1858),大阪府立中之岛图书馆藏
交易在堂岛大米交易所周围的道路上进行。当天的正式交易结束后,人们被洒水驱赶留下来的人。

堂岛大米交易所
- 全球首家期货交易所 -

在江户时代(1603-1867),封建领地作为税收征收的大部分大米都被运往大阪等主要城市。封建领地卖税米存放于仓敷(仓库和住宅结合)中之岛周围的大米经纪人通过拍卖向中标者发放大米票据(承诺兑换大米的票据)。大米票据,包括兑换运往大阪的大米的票据,交易活跃。
1730 年,德川幕府授权现货市场交易米票,并授权期货市场交易堂岛书本上代表性品牌的大米。这标志着堂岛大米交易所正式市场的诞生,该市场配备了类似于现代交易所的会员制度和清算功能,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有组织的期货交易所的先驱。
堂岛大米交易所形成的大米价格通过信使或旗帜信号传播数百公里,到达首都和其他主要城市。
堂岛制定的许多交易规则和实践后来都转移到了商品、股票和金融期货交易所。

年表

17 世纪初
大米市场在富商淀屋店前开业(现淀屋桥南侧)
17 世纪末
制定计划,用封建领地发行的米票进行税米交易
1697 年左右
大米市场转移至堂岛
1730
德川幕府正式授权堂岛大米交易所进行交易
1811
堂岛大米交易所的交易达到顶峰
1869
由于大米价格急剧上涨,明治政府禁止在堂岛大米交易所进行交易
1871
堂岛大米交易所复活,开展大米交易
1939
大阪堂岛大米交易所(堂岛大米交易所的后继者)在管制经济下被废除

堂岛大米交易所

吉光 (1850-1891) 的绘画,大阪府立中之岛图书馆所有
堂岛大米交易所的办公室建在堂岛河上:右上角描绘了用旗帜传播大米价格的场景。

  • 放大视图

大阪地图(1806 年),国立国会图书馆藏
堂岛河北岸写着“米市场(大米交易所)”。交易在堂岛大米交易所周围的道路上进行。

仓屋敷 (1798) 国立国会图书馆财产
大捆大米被带到仓敷(仓库住宅)来自日本各地的中之岛周围。

江户时代的大阪 吉丰 (1830-1866) 的绘画,大阪府立中之岛图书馆所有
有很多仓敷(仓库住宅)大阪河岸周围有许多来回航行的船只。大阪后来被称为“水道之都”。

堂岛大米交易所第1-6章

点击下面的横幅并观看视频。

堂岛大米交易所



堂岛大米交易所现址

该地区有两座纪念碑。

  • “一粒光”
    安藤忠雄设计 (2018)
  • “孩子们因米饭而高兴”
    由横江吉住选角 (1955)